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21日電 題:共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第六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綜述
新華社記者劉懿德、王雪冰
塞外青城,誠信聚首。12月20日至21日,以“誠信建設筑基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負責同志以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誠信建設筑基中國式現代化,共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新篇章。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當前,我國城市信用建設成效顯著,社會信用體系持續健全。“在國家層面,陸續出臺近20個社會信用建設頂層制度文件,社會信用建設法也已被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國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間信息中心副主任吳阿明說,截至2024年10月,已有內蒙古等27個省份、深圳市等18個城市出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地方性法規。
社會信用體系的持續完善是市場經濟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本屆論壇上,《中國城市信用發展報告(2023-2024)》《誠信建設呼和浩特共識》等一批成果發布,展現了新進展,匯聚了新能量。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副司長邢曉東表示,城市信用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內容,也是城市發展的無形資本和特殊資源,對城市提升形象、增強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創新運用信用理念和方式,形成諸多創新成果和首創經驗。國家發展改革委營商環境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吳小雁表示,當前各地區建立健全高效便捷、優質普惠的政務服務體系,借助線上“一端”、線下“一窗”等渠道,持續擴大“高效辦成一件事”覆蓋面,創新推出“信用+秒批”“信用+容缺”“信用+免審即享”等模式,讓信用良好的企業和群眾享受更多信用紅利。
今年,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首次走入西部省會城市。當前,呼和浩特市正全力打造華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呼和浩特市以誠信建設工程為契機,全面整合15個“信用+”創新場景,構建起政務服務、科創金融、文旅產業、民生保障四大信用應用矩陣。“我們打造‘誠’色十足的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呼和浩特市副市長牛芳澤說。
呼和浩特市城市信用建設是國家社會信用體系持續完善的縮影。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先后創建4批、130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持續引導、激發各地城市信用建設的動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滋養一座座城市的精神內核,也激發出一座座城市的發展活力。
據介紹,江蘇省昆山市編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信用評價體系,探索出“大數據+行業特色”評價新模式,通過信用畫像完善人力資源市場的誠信體系建設。河北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高效破解信用修復難題,在全省設立182個信用修復窗口,并將流程化繁為簡,實現政務服務新跨越。江西省撫州市通過醫保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提升醫保服務的效能,為構建更加公平、高效的醫療保障體系奠定堅實基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打造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推出政務數據貸、文旅貸等特色產品198項,通過創新信用服務惠企融資。
當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信用建設不斷為城市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一座座“信用之城”正在崛起,釋放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持續為中國式現代化強基賦能。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20日電(記者劉懿德、王雪冰)以“誠信建設筑基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20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開幕。
12月20日拍攝的論壇現場。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開幕式上,新華通訊社副社長劉健在致辭中表示,新華社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中唯一的新聞媒體,將忠實履行國家通訊社職責、充分發揮國家高端智庫優勢,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鄭光照表示,誠信建設工程是今年自治區重點實施的六個工程之一,全區圍繞“育文化、立規矩、嚴管理、明獎懲、兜底線”部署重點任務,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呼和浩特市市長賀海東表示,將明確“信用建設首責在政府”的理念,推動誠信建設向更高水平躍升。
12月20日拍攝的論壇外景。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副司長邢曉東表示,各地要推進信息共享,拓展“信用+”應用場景,讓信用建設為城市發展注入動力。
論壇發布《中國城市信用發展報告(2023-2024)》、2024誠信建設影響力城市等內容。
本屆論壇由新華通訊社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通訊社內蒙古分社主辦,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承辦。
12月20日在第六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拍攝的“2024誠信建設影響力城市”名單。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12月20日,工作人員(右)在第六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展區向參會嘉賓介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政策匯編(2024版)》。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