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看這場會,除了看對過去的總結,對未來的展望,最重要的是讀懂我們形成的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這種認識,將影響著我們怎么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對于規律性認識,我們可以從三個詞說起。
如期
今年的大形勢,是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在這樣的條件下,會議給出判斷,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
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在出席APEC峰會期間,也提到:
中國有充足信心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繼續發揮世界經濟增長最大引擎作用。
“如期”這兩個字,從來不會自然發生。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分別同比增長5.3%、4.7%、4.6%,只看這三個數,“前高”“中低”,難免產生一些擔憂。但從最新的指標數據看,已經出現了“后揚”的趨勢。
||從需求看,10月份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5%;
||從市場信心看,1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已連續兩個月處于擴張區間。
譚主還了解到一個細節,不久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10個國際組織負責人來到中國,他們多次跟中方強調,期待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揮更強的引擎作用。
||12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1+10”對話會的主要國際經濟組織負責人
多領域經濟指標明顯改善,為“如期”提供了判斷依據。“如期”的信心和底氣,來自于中央的決策判斷和各部門、各地區、各行業、各領域的努力。
“如期”增長背后,是對經濟形勢的把握——階段性的波動很正常,但不能形成趨勢。
正是因為這樣的清醒認識,才有了果斷打破常規的決策。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前幾天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
||近14年來,中央首次定調“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上一次還是2010年;
||“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也是第一次出現。
變化背后,是政策思路的轉變。
當資產端的價格穩定、債務端的負債減輕,自然而然,便能起到“穩增長”的作用了。
這種打破常規,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同樣有明顯體現。
譚主統計發現,相比去年,今年會議通稿中的“力”更多了,“加力”“給力”“用力”愈加頻繁。
其中,“提高財政赤字率”這樣的表述也出現在新聞稿中。
譚主第一時間也對此做了解讀,提高財政赤字率,意味著我們對財政政策目標的認知在發生變化,從過去更強調財政自身收入和支出平衡,逐步轉向更關注財政的可持續性。簡單來說,只有維持經濟的穩定增長,才能維持財政收入的可持續增長。
一系列超常規的政策力度背后,就是要告訴全社會,我們如期完成既定增長目標的決心。
從規律上講,在越來越多加力政策出臺之后,協調配合的問題也會更加突出。
這次會議,特別提出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和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
譚主了解到,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的評估已經進行了2年。
按照中央部署,今年將非經濟政策也納入了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受理的一致性評估文件是去年的2倍多。科學評估政策影響,對一部分不符合一致性要求的政策暫緩出臺,推動形成了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的合力。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這次會議在強調政策協調配合時,也專門將“監管”納入,這是過去沒有過的,其含義不言而喻。
現在,“政策組合拳”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共識,而最大的共識始終是,宏觀政策要在微觀層面落地見效。
對個體的重視,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4000多字的新聞稿中,隨處可見。
||點狀來看,“就業”這個詞的詞頻較去年增加了一倍多,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而在提及明年重點經濟目標時,在傳統的“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四大目標之外,還特別加上了“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往年,這個表述,是“基本同步”。今年用“同步”,力度更加強了。
個體多了就是群體,個體的獲得感是我們如期增長的重要意義。
預期
當前的目標可以如期完成,那么,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能否解決新的問題,或者說,我們能否解決那些難解決的問題,同樣是大家關心的重點。這也影響著大多數人對中國經濟的預期。
這次會議提到,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定預期、激發活力。
為此,第一條重點任務,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過去兩個月,一些積極的因素,正在積累。
9月和10月的數據顯示,地產、汽車、出行等方面的消費在過去兩個月得到了快速增長。這些類別的消費有一個共同點是,他們都與老百姓中長期的收入預期關系緊密。
也正是這些類別的消費,在今年前三個季度中,曾出現過負增長的情況。相比之下,餐飲和其他必需的消費在過去三個月都保持穩定。
這樣的變化,正是我們使用宏觀政策去調控總需求帶來的結果。
9月以來,“兩新”政策正在加力顯效。最新數據顯示,本輪全國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耗時79天,從1000億元到2000億元僅用40天;到12月9日,全國汽車以舊換新合計也已突破500萬輛。
譚主了解到,明年,“兩新”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強、支持范圍將進一步擴圍,相關政策措施正在加快研究出臺。
||“兩新”還包括大規模設備更新,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另一方面,這些提振消費的重點領域同時也在牽動供給側調整發力的方向。
這次會議在談擴大內需時提到,要提高投資效益。
上個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起草形成《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物流,就是一個關于效益的例子。
物流效率提高,實際上是轉化成效益給了相關企業并且帶動全產業鏈的發展。
對此,方案中提到了具體的應對措施,其中一個手段是搭建數字貨運平臺,通過連接貨主和司機,有效減少每個訂單的物流成本。并且方案中還提到了具體的投資政策支持,包括通過現有資金渠道,啟動支持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建設。
減少無效路程的意義,不止于物流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撬動產業鏈的上下游、前后端,帶動有效需求增長的效應,這就是系統協同思維的體現:
||企業的倉儲運輸成本降低,能把管理時間和倉儲成本充分配置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方面;
||由于減少的物流成本,下游企業也能實現降本增效、消費者能享受更便捷的生活服務;
||受益于穩健的產品供應循環與高效的流動性,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才會更有力更高效。
譚主了解到,明年的一個政策重點是加快“兩重”建設,它背后的思路,同樣是關注投資的社會效益和長期效益。
“兩重”建設主要通過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給予支持,專門投向重點領域、重點方面,要求項目對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形成支撐,而且要有配套的“軟建設”,不是滿足這些要求的“兩重”建設不會安排。
||湖南大學科創港校區建設獲得“兩重”項目支持資金
與此同時,過去帶動經濟增長的動能,這一次在會議中同樣得到了延續和創新。
今年會議的新聞稿中,針對科技創新,有了一些新的表述,提到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同時提到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在40%左右,連續5年穩步提高,但還不夠——發達國家的產業化率,在60%到70%左右。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很多創新成果,還停留在研究層面,沒有轉化成真正的生產力。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我們還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
因為高技術產業正在成為主要的增長動能。
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和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8%和8.7%,高于全部規上工業1.8和2.7個百分點。
通過政策適配,新的生產力將更高效釋放。
我們推動經濟增長的方法,始終著眼長遠,這也構成了我們對中國經濟未來的預期始終向上。
周期
再回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每一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會總結當年、部署來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成為了定位中國經濟的周期性節點。
其實,周期,是觀察經濟形勢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經濟問題中,有很多周期——創新周期,產能周期,庫存周期等。
我們更要注意的是“大周期”。對此,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到了一句話,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
外部環境變化,恰恰代表了我們處在歷史大周期的變化之中。
學者金德爾伯格在《世界經濟霸權1500-1990》中寫過這樣一個核心觀點: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要具備生產性,也就是發展實體經濟,但大多數國家的經濟都經歷了從發展實體經濟到產業空心化的轉變,長遠來看會導致霸權基礎衰落,引發全球秩序的重新調整。
這樣看,美國大打關稅戰并非偶然,今天世界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并非偶然。成為世界制造中心、貿易中心的中國,必須在歷史大周期里的陣痛與動蕩里應對挑戰。
中國的選擇,很明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這其中,有一個表述發生了變化,就是“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
專業人士告訴譚主,單邊開放是指無論對方是否對自己開放,一國或經濟體都單方面、主動向對方擴大開放。現在,中國已向38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單方面免簽,從這個月起,中國給予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這都是單邊開放舉措 。
單邊開放,是對沖貿易保護主義,自主可控的開放。
這種自主性,還體現在,我們既在做好“引進來”,也在做好“走出去”。
我們始終歡迎世界“投資中國”,前11個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2379家,同比增長8.9%。
同時,我們也在越來越多“投資世界”。
2023年,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1.4%,遍布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投資世界,讓中國更加有效應對了大周期里的外部沖擊。
據測算,2021年-2023年,中國全球貿易份額依舊保持穩定。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國企業完成了對許多不選邊站隊的國家投資,使得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在增長,既間接完成與發達國家的貿易聯系,又拓展了產業發展的空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中間品的進出口貿易額為25.53萬億元,占整體進出口貿易額的61.1%,保持在歷史高位。出口結構的變化,恰恰反映著中國企業出海的現實變化。
中國企業出海,既瞄準歐美等發達國家,同樣走向亞洲、非洲、拉美等更廣闊的市場。
再具體到投資類型,過去,出海的企業以外貿企業為主,但今天,更多則集中在了制造業、數字經濟領域。
根據最新數據,制造業是對外投資最為活躍的主體,共有9856家,其中汽車制造業對外投資存量720.6億美元,占制造業投資存量的25.4%。除此之外,還有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其他制造等。
這說明,越來越多企業正在出海對沖逆全球化周期。這背后,恰恰是中國牢牢抓住了新一輪產業變革周期的機遇。
把握住新一輪產業變革的中國企業,正在讓中國高端制造成為世界品牌。
盡管面對遏制打壓,今年前10個月,中國出口還是達到了20.8萬億元,同比增速從2023年的-0.4%回升到6.7%。到明年,如果面臨新增關稅,出口不能說沒有壓力,但是我們更要看到我們的很多產品,已經具備了較高的不可替代性。
分析數據來看,今年,我國出口產品的結構明顯升級,汽車、消費電子、機械設備的出口份額較往年增長幅度較大,紡織服裝等出口份額增幅則較低。以新能源汽車為例,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領域的影響力,在全球行業中可以說形成了絕對明顯的優勢。
這樣看,自身內核的穩定,才是應對外部不穩定大周期的核心。
與此同時,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也很重要。
以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為支撐,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才能使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更好聯通。
過去,我們如期完成了每個階段的任務。現在,我們又以靈活高效的政策思路,積極應對當下挑戰。未來,無論“周期”如何起伏,我們都將穩步向前發展。
這樣的力量,來源于每一個個體,每一個經營者和生產者。
現在,干字當頭,奮力拼搏的力量終將匯聚成中國經濟向上的能量。